
云南美丽神奇、碧波万顷的洱海湖,作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是闻名遐迩的高原明珠,经历过大规模蓝藻的暴发,也经历过水质的变坏,在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行动下,近年来洱海水质重回了旧时的清澈模样,全面开启了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新征程。
9月22日,由中科院水生所主导研发的“藻水分离”一体化装置,在大理市桃源码头投入洱海环保治理。这一全新的治理蓝藻水华的技术工艺——“石墨烯微絮凝藻水分离技术”可在蓝藻的全生长周期不间断地进行收集治理,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爆发。
活动现场,据常州德洛菲特过滤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龚银峰介绍,该全新技术工艺在昆明滇池草海大泊口和澄江东大河水库的实验取得了1套1万吨/天的成效,单装置服务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对比传统的深井气浮工艺,具有节省投资60%以上、效率提高200%、处理费用降低50%等优势。
其中,藻浆浓缩结构组成专利技术具备多个优势:浓缩能耗低,产出的半固相藻泥含水率小于95%,便于收集、运输及处置,对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十分有利,浓缩后的废液经处理后回到分离机分离;藻水分离彻底,设备可连续进料、连续分离、藻泥连续排出;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滤网筛面自动清洗,可日夜连续作业。
从监管部门到大众网民,从环境保护到绿色生态,人们对洱海水质的变化和洱海污染的监督都十分关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守住守好洱海”的殷切嘱托不能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转型发展,全民参与,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悉,“石墨烯微絮凝藻水分离技术”将要在洱海付诸实施,该技术工艺拥有两项发明专利和八项实用新型专利。可以预见,这种全新技术工艺除了在洱海,更将在未来的全国范围的湖泊治理、河道治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发挥巨大作用,并体现出巨大的效益优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资讯
- “藻水分离”一体化装置投入洱海环保治理 09-26
- 石墨烯微絮凝藻水分离技术将在洱海首次运用除蓝藻 09-27
- 石墨烯微絮凝藻水分离技术投入洱海治理 可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爆发 09-26
- 德洛菲特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 09-23
客户留言